当全球算力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AI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数据中心产业格局。机柜功率密度从传统的3-5千瓦飙升至百千瓦级,电力消耗与散热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不仅是技术迭代的挑战,更是基础设施领域一场关乎效率、密度与可持续性的深刻革命。在这场变革中,施耐德电气作为能源技术全球引领者,正以中国智慧为基,为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基于中国中心战略的持续深化,施耐德电气正将最具挑战的核心技术创新放在中国研发、验证、再向全球复制,依托研产销一体化敏捷机制,强大的本土研发团队,把成功的经验和产品推向全球,实现从本土创新到全球反哺的闭环。”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业务,系统业务产品经理连博指出。
过去,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多由国外设计、国外生产,再引入国内销售。但随着中国数字化的经济特别是算力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本土化研发成为必然选择。连博指出:“鉴于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施耐德电气本土研发团队已能自主完成所有设备的设计与生产,以精准满足本土市场需求。”这种转变不仅让施耐德电气能够更快地响应中国市场,更形成了“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惠世界”的创新循环。
在第八届进博会上,施耐德电气集中展示了“电力”+“冷却”双创新方案——兆瓦级Galaxy VXL UPS与冷板式液冷CDU系统,两款产品均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设计,本土供应链协同验证交付,实现从架构设计到产线全流程的国产化,并完成全球市场交付。这一转变的背后,标志着中国研发已完成由“满足中国”到“定义世界”的关键跨越。
面对AI算力激增带来的电力需求,传统UPS系统在空间占用和能效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施耐德电气Galaxy VXL UPS,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创新解决方案。
“AI算力的飞速提升,带来了电力需求的激增。随之而来的是,负责电力保障的基础设施所需占地面积逐步扩大。”连博指出,“施耐德电气Galaxy VXL UPS成功实现了空间、密度、安全性能的三重创新突破,全面适配各类AI场景应用。”
具体来看,Galaxy VXL UPS的一大突破性在于:其单机功率最高达1.25兆瓦,占地面积仅1.2平方米,并且支持全正面操作与维护,兼容锂电池,可节省70%的空间占用。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能效表现,Galaxy VXL UPS 在E变换模式下,系统效率高达99%。这一数字相较于行业内普遍96%-97%的效率值,意味着显著的能源节约。对于耗电量巨大的数据中心而言,每一个百分点的效率提升都对应着可观的经营成本降低和碳排放减少。
在安全可靠性方面,Galaxy VXL UPS展现出强大专业能力。其支持在线插拔(Live Swap)功能,这一功能曾荣获德国莱茵TÜV集团签发的全球首张Live Swap认证证书。得益于此,操作人员可以在系统运行时更换模块,最大限度确保操作人员和负载设备安全。
随着单机柜功率向兆瓦级迈进,传统的风冷技术已不足以满足散热需求。施耐德电气的冷板式液冷CDU系统,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而生。
在智算中心功率密度攀升之下,散热已然是行业一大严峻挑战。施耐德电气冷板式液冷CDU系统支持多种热交换模式,兼具更高可靠性、更高能效、更小占用空间、更低总拥有成本以及更低噪音等多项优势,为不一样的功率密度的智算场景提供量身定制的制冷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冷板式液冷CDU系统同样遵循施耐德电气本土创新研发路径,由本土团队深度参与研发,并实现了供应链的完全本土化,并且基于中外工厂的协同,该解决方案正被推向全球多个市场,反哺全球。
在数据中心迈向高密度、高性能的同时,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考量要素。施耐德电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在设计源头,即采用数字化手段尽可能减少实物打样,通过数字化验证替代传统的反复测试,从而大幅度降低研发阶段资源消耗。在生产侧,施耐德电气优先选用可再生原材料,最大限度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与此同时,其工厂也践行绿色零碳标准,实现设计到制造的全链条绿色化,确定保证产品效能全面契合绿色发展要求。
根据测算,Galaxy VXL UPS相较此前同等功率段产品,每年至少节省2吨原材料的使用,减少34吨碳排放,其生命周期内碳足迹减少了34%。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施耐德电气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在算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硬指标的时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创新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关乎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根基的战略性工程。施耐德电气通过本土研发团队的深度创新,正在完成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制定的角色转变。正如其产品从中国反哺全球的路径所示,在AI驱动的智算时代,中国研发不仅仅可以定义本土需求,更将参与塑造全球数据中心产业的未来格局。在这场围绕效率、密度与可持续的竞赛中,施耐德电气正在用扎实的技术创新,为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构筑一道坚实可靠的“底座”。